新华社记者宿亮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日元、韩元、印度卢比、印尼盾等多国本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引发市场担忧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稳定。这些货币近期走势呈现何种趋势?对相关国家经济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分析人士表示,相关货币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是所谓“强势美元”,即美联储政策导致美元大幅升值,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加剧新兴经济体和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
多国货币“麻烦缠身”
日本央行26日决定,维持现行货币政策不变,并没有如外界预期的那样实施量化紧缩。消息公布后,已连续走低的日元再度“跳水”,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8日元兑1美元,再次刷新199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走势令人震惊!”瑞穗证券首席日本策略师大森昭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意味着日本政府将随时干预市场。不过,这名分析师表示,“现在要看美元了。美元如此强势,(日本)干预不会见效。”
就在几天前,人们还在担忧日元会不会跌破155日元兑1美元的“危险关口”。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23日表示:“对于过度的波动,将不排除任何选项妥善应对。”事实证明,政府的表态并没有改善市场情绪。
日元并非近期唯一“麻烦缠身”的货币。去年年底,韩元对美元汇率不到1300韩元兑1美元,目前已跌至近1380韩元兑1美元。4月16日盘中一度失守1400韩元关口。此前召开的美日韩财长会表示,三国“认识到日韩对于近期日元、韩元大幅贬值的严重关切”,将就外汇市场波动密切磋商。
同时,其他多个亚洲国家货币也呈现类似走势。印度卢比、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越南盾、菲律宾比索等亚洲货币均持续走出下行曲线。印尼央行近日将三项主要利率水平上调25个基点,以“加强印尼盾汇率稳定”。分析人士质疑这一措施的效果,因为尽管印尼央行多次干预市场,也未能阻止印尼盾汇率从年初的水平贬值超5%。
大幅贬值“令人担忧”
货币是资本市场投资标的,贬值背后是资金流向当下利率更高的美元。货币是交易媒介,币值稳定对商业、贸易和民生至关重要。特别在全球化促使各国相互依存背景下,货币短时间内大幅贬值给各国带来严重负面冲击。
在日本,日元大幅贬值带来了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进口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消费不断承压。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分析师熊野英生表示,如此贬值不会对出口企业有益,反而会导致好不容易稳定的食品价格、汽油等能源价格再次上涨。
在韩国,由于食品和能源严重依赖进口,韩元贬值导致通胀走高。今年3月,韩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超出市场预期和韩国央行目标区间。韩国民众生活压力明显加重。另外,韩元贬值还会引发资本外流、扰乱金融市场。
在印尼和越南等国,由于经常账户赤字、通胀率和外债水平较高,本币大幅贬值让偿还巨额外债及利息变得更为困难,对经济稳定构成更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在外汇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在全球货币中表现稳健。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外汇储备总体稳定。
强势美元“收割全球”
绝大多数分析师在谈及亚洲多国货币贬值时,都会将原因归结到“强势美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把基准利率保持在高位,加之近年来地缘局势持续紧张,导致全球资金流向美元。
从短期走势看,本月1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番表态是不少亚洲货币大幅贬值的直接诱因。鲍威尔在当天的一场活动中说,最新通胀数据显示,美联储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积累降息所需的信心。换句话说,他在暗示美联储并不急于降息。
消息一出,市场哗然。去年起,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于今年降息。当美联储立场转变,投资者心理发生变化。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飙升,连创近期新高,直接导致不少亚洲国家货币面临“抛售潮”。
本轮日元贬值实际始于2022年初。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史无前例“大放水”的美联储,于2022年“急转弯”,开始激进加息以应对通胀,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外溢效应,多种非美货币经历了多轮大幅贬值。
随着当前地缘局势紧张持续,美国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一旦继续在相当长时间里把基准利率维持在当下高位,或将加剧他国货币贬值,使资金持续流向美国,导致全球资本市场更加动荡。
不少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美国货币政策激进多变、财政政策“寅吃卯粮”,利用美元主导地位肆意收割全球财富、转嫁危机,不断引发国际市场动荡。
美联储大规模降息,不仅推动通胀飙升,更通过超发美元进口商品、投资他国等方式输出资本,收割全球财富;激进加息又导致全球流动性快速收紧、多种货币大幅贬值,以美元计价借贷的国家清偿债务压力骤增。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斯蒙德·拉赫曼此前表示,美联储政策导致美元大幅升值、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更高利率加剧了新兴经济体债务风险,令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Copyright © 2024 HuiLv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3151142号 Mail: khwz@qq.com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